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甘肃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定西项目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
|
|
|
定政办发〔2024〕4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有关国有企业: 《甘肃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定西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8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甘肃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定西项目建设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办〔2024〕46号)精神,推进全市高速公路“联网、补网、强链”,确保完成甘肃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定西项目建设任务,加快建成“互联互通、外联内畅”的高效率快速网,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定西市涉及中南、中东“新通道”高速公路项目共计10个总里程约693公里,估算总投资约1110亿元,其中,定西牵头负责建设S35景礼高速定西段、S37漳县至砖塔寨、S43定西至渭源、S37通渭至陇西等4个高速公路项目约249公里,总投资约392亿元。按照《甘肃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实施方案》精神及省交通运输厅有关工作要求,争取S35景礼高速定西段(中南主通道项目)2025年开工建设,2027年底基本建成;定渭高速、漳砖高速、通陇高速等联络线、辐射线项目2026年开工建设。力争到2027年底,全市高速公路“市域环通、县域互通、部分县区直通,主廊道双通”目标基本实现,深度融入“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新格局和大陆桥走廊、西部陆海走廊建设。 二、重点工作 (一)深化政企合作模式。坚持“省市配套、市级主导、县区出力、分级负责”的原则,由省级统筹推进,市级负责建设,市县合作共建,有序推进定西负责建设的高速项目尽快落地。按照国家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和《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甘肃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定西项目采取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模式和经营公路等其他方式实施,市政府授权市交通运输局作为项目实施机构,负责特许经营方案编制、特许经营者选择、协议签订、项目实施管理、合同期满移交等工作,争取行业规划、政策和资金支持,全过程推进项目实施。市、县区相关部门主动向上对接,争取优惠政策,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确保项目平稳推进。创新管理方式,规范项目合作监管和运营评价,划清责任义务边界,助力企业市场化运行。推动路衍经济开发、资源换资本、资产换资金等多元合作,支持公路投融资机制创新,统筹协调和整合当地资源,以资源配置、项目捆绑等方式弥补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缺口,保证项目基准收益率。(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投公司,各县区人民政府。以下各项工作均需各县区人民政府推进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二)科学论证项目前期。准确把握新机制的总体要求,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实做细特许经营方案,节省投资、提高效益,优先实施支撑重大战略部署作用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高速项目,拉动社会投资效应。合理选择实施方式和投融资模式,客观分析经济、社会、环境、债务等影响,准确识别和管控各类风险,着重提高投资综合效益。有效衔接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自然保护区等规划,尽量降低对沿线城镇规划区的影响,尽量避让永久基本农田、耕地、水利设施、油气管道和军事光缆。因地制宜探勘选线,深化勘察施工设计,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及造价,满足功能完备、智慧安全、绿色便捷等公众要求,有力支撑后续项目建设。尝试创新投融资模式,主动配套公路沿线矿产、光伏、新能源、旅游等资源开发项目,促进多元化合作发展,打捆与高速公路关联度较高的项目,促成金融、水利、农业、市政、房地产等方向关联融合,提高社会投资收益,弥补预期通行费收入不足的部分,推动高速公路建设与路衍经济和产业协同发展。(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司法局、市水务局、市住建局、市文体旅游局、市林草局、市地震局、市农业农村局) (三)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提升财政资源统筹能力,增强资金投入使用效益,高速公路项目方案编制、咨询审查、评估论证等相关工作费用列入财政预算,保障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加大省级补助资金和有利政策争取力度,从项目立项到开工建设,最大限度争取中央预算、债券、省级补贴、金融改革创新以及减税降费等方面资金,积极配套地方财政优惠政策折现资金,提振社会投资者信心。充分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作用,符合绿色低碳条件的高速公路项目,协助申请使用绿色金融贷款、碳减排贷款,多举措活跃资本市场。帮助协调金融机构、银团发放中长期贷款,支持高速公路项目存量债务融资再安排,延长负债期限,增强债务期限适配性,推进项目加快建设。(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司法局) (四)全力保障建设用地。建立并联审批通道,开展便捷高效服务,高速公路及关联项目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临时用地、建设用地报批等工作,即报即审、全程辅导,支持符合条件的控制性工程,依法申请办理先行用地,先行开工建设,尽早产生投资效应。争取耕地占补平衡优惠政策,依法合规合理调整土地规划用途和开发强度,支持社会投资人参与项目沿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新增耕地优先调剂高速项目建设所需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充分考虑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所需砂石资源保障供应,支持项目建设单位在批准的用地红线范围内按工程施工方案采挖的砂石土等建筑材料在本项目内自采自用,助力企业降低建设成本。简化穿(跨)越公路涉路施工许可办理程序,积极协助办理穿(跨)越铁路手续,按时、精准、保质完成失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核算工作,做好高速公路项目沿线征地拆迁和地方环境保障工作,减少对施工不利的因素。(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人社局、市交通运输局) (五)提高项目建设质效。用好用活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对部分路网功能突出、社会效益显著的高速公路项目,经配套资源和补贴后仍不能弥补可行性缺口的,争取省级支持,试点在收费期之外延长特许经营期,推动项目成功招商建设。创造项目有利条件,做好项目用地、用水、用能以及项目融资等供给保障,给予社会投资人必要支持和便利,平稳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县区企业、民营企业作为联合投标方或项目公司股东,参与省级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拓宽地方企业投资空间。建立约束机制,保障工程质量,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合理安排工期,强化风险控制,有效控制造价,防止项目停摆。统筹发展和安全,分析研判社会公众意见,定期对建设运营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开展绩效评价,做好运营筹备,加大公共监督力度,提升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运营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市司法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各县区、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力做好甘肃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定西项目建设的保障和服务工作,结合本县本部门实际,按照职责分工,细化措施要求。牵头单位要强化建设运营风险控制,全面落实各项法规政策,加大企业投资激励支持力度,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配合单位要发挥好技术支撑和行业指导作用,提前介入、容缺受理,开辟相应“绿色通道”,提高文件转报和审查审批效率。县区要做好属地管理和服务工作,从前期筹备到运营全过程给予支持,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立机制,压实责任。市政府成立“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定西项目建设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高速公路建设工作。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推动跨部门协作和上下联系。成员单位要定期分析研判,研究解决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一项一策”破解难题。各成员单位要派员参加专班工作,常态化开展工作对接,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强化项目推介宣传,营造优质投资环境,提升工作质效。 (三)强化监管,提升效能。工作专班加大项目推进和协调力度,对建设进度滞后项目加强督导,对工作进展迟缓问题进行督办。各县区要加强路衍经济、商业创新、多元经营等配套项目的监管,推进高速捆绑项目依法依规实施。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要加强项目特许经营方案的编制审核,做深做细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审批和建设。市、县财政部门要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加大财会监督,依法依规补贴政策资金。 |
|
责任编辑:马洁 |
分享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