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追赶发展进行时 > 走在前
通渭县工业集中区:铆足干劲强基础 凝心聚力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14 12:00 来源: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今年以来,通渭县工业集中区紧盯30亿级园区发展目标,加力推进“强工业”行动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二季度工业总产值增速34.7%;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6.9%;工业增加值增速21.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0.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0.4%;工业固定资产增速2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51.2%;税收增速48.24%;实现工业产值和投资的持续稳定增长。在具体工作中,主要做到了“四个持续”。

持续强化招商引资,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坚持把强化精准招商作为推动追赶发展的“第一引擎”,聚焦全县“六大现代产业园区”全域布局,以“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归雁招商”为抓手,共招引新签约项目13项,总投资36.19亿元。围绕马铃薯、中药材、纺织服装等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延链补链产业项目14项、总投资22.4亿元。其中总投资1.6亿元的年产3000吨中药材提取线项目和年产5000吨纯马铃薯定西宽粉生产线项目4月底已建成投产。新建总投资11.5亿元的中药材产业园、屠宰生产线等项目7个,打造“农”字号产业集群;投资5680万元的西布猫纺织服装加工项目3月底已建成投产,新建投资3000万元的探越(北京)服装服饰提能改造项目力争8月底建成投产,积极对接意大利外资企业和河北达美集团入驻服装产业园,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茁壮集群发展;加快推进总投资1.89亿元的年10万吨再生资源加工项目、凯堃建材项目及仿木饰面大板生产线等项目4个,打造产业集群发展新优势。

持续推动项目建设,夯实园区基础平台。坚持把完善基础配套作为提升综合承载的“第一抓手”,紧盯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市政策导向,深挖潜能谋项目、倾心尽力建项目。谋划入库基础设施项目8个,总投资35.49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8个、总投资20.7亿元。其中总投资9.85亿元的工业集中区天然气管网工程、工业污水处理厂、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等4个续建项目力争年内建成投运。新启动建设总投资10.25亿元的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产业孵化园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及智慧物流园提升等项目4个,工业集中区农副产品加工园、草畜循环经济产业园、物流园三个园区全面实现“七通一平”基础要素保障,努力打造园区发展的“硬环境”。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赋能产业提质增效。坚持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加快提质增效的“第一动力”,以“由小至精、由精至特、由特至大”为发展路径,动态建立企业培育库,实施精细化跟踪服务,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创特色、争品牌,加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共投入科研经费1030万元,登记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15477.3万元,新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培育市级优秀创新平台1家,新增新型发明专利3项。强化与甘肃中医药大学合作,在昌源药业挂牌成立“甘肃中医药大学专家工作站”,深层次推动产、学、研交流合作,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做大“飞天”“乐百味”等自主知名品牌。引导西布猫、探越、俊牧丰、宏锐等服装企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有力推动精品产业引领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以品牌效应带动产业升级。

持续优化服务保障,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全面落实“六必访”和包抓联制度,全覆盖、全流程“保姆式”贴心服务企业发展。持续开展纾困解难,重点以园区现有停产企业闲置厂房、土地等资源作为招商引资载体,通过资产重组和项目嫁接、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二次招商,全力盘活存量。全面兑现“强工业”奖励政策,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积极破解企业发展资金瓶颈制约,“一企一策”帮助企业拓市场、保供应、解难题,充分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强工业”行动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部署要求,主动扛牢主体责任,持续强化招商带动、项目支撑、创新驱动、服务保障,持续护航企业发展,不断激发园区发展活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责任编辑:张雅卓
分享到: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