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追赶发展进行时 > 走在前
安定:“七个突出”推动经济高质量追赶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12 11:59 来源: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今年以来,安定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以开展“五比五看”行动为抓手,紧盯“六聚焦六强化”任务要求,抓重点,破难点,疏堵点,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追赶发展。在二季度全市党政履责管理考核中综合排名第三。

突出项目建设扩投资。始终把项目投资作为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落实重大项目“领导包抓、专班推进、联审联批、跟踪管理”机制,推动总投资380亿元的165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99亿元、同比增长10.8%。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争取特别国债2.74亿元、专项债券4.05亿元。围绕“两新”“两重”等政策,谋划储备区级清单项目343个、总投资684亿元,为保障投资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突出招商引资增后劲。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出台招商引资考核评价办法和奖励办法,实施招商引资重点项目59个,到位资金55.73亿元、增长64.25%。组建产业链招商专班,组织赴外开展考察招商10次,新签约落地项目51个,签约额34.1亿元,到位资金32.39亿元、到位率93.7%。加大对接洽谈力度,在兰洽会成功签约程力汽车产业园、低碳新能源开发等重点招商项目12个,签约额80.52亿元,支撑招商引资量质“双提升”。

突出工业发展拓增量。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围绕八大工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开工建设总投资49.5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54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31亿元、增长16%。大力推进“定西宽粉”产业园建设,谋划实施总投资1.28亿元的宽粉产业链重点项目8个。坚持“一对一”跟进服务企业,帮助解决企业发展堵点问题12个,协调落实贷款7.4亿元,推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7亿元、增长10.8%。

突出产业转型提质效。以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现代草牧园、绿色蔬菜园、现代种业园“四大园区”建设为牵引,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马铃薯、牧草、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亩、42.97万亩、21万亩,畜禽饲养量达到511.26万头(只)。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培育合作社24家。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播种各类农作物156万亩、超额完成市定粮播任务。坚持抓消费稳三产,大力发展假日经济,举办大宗消费品促销活动31场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89亿元、增长6.1%。

突出乡村建设创示范。以打造巉口-鲁家沟、凤翔-团结、香泉-内官3条示范环线为重点,高标准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垃圾革命”和“八改”工程,硬化自然村道150公里,消除土坯房1500户,改造卫生户厕2000座,推动900户地灾避险搬迁对象完成入住358户,加快香泉省级乡村建设示范镇、8个省级和14个市区级示范村、34个人居环境提升村建设,全力打造2个省级、9个市区级“和美乡村”。

突出民生改善强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到84.5%。投资5.49亿元,实施教育重点项目10个。推进建设总投资3.8亿元的卫生重点项目4个,高标准完成29个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任务,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率达到94.16%。认真实施结对关爱行动,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和特困救助政策,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01亿元,救助困难群众2600人次。持续抓好稳岗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44.5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994人,输转劳动力9.6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4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7328元、5926元。

突出效能提升促落实。以深入推进“三抓三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比团结看作风”等行动为载体,完善落实“重大项目领导包抓、重难工作专班推动”和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常态化调度、全程化督导机制,着力推动作风转变、工作提质、任务落实,二季度全区党委15项、政府34项重点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责任编辑:张雅卓
分享到: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