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定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通过政务公开平台及时加载信息,不断加强中心门户网站建设,完善公开机制,丰富公开内容,优化公开平台,有效地推进了政务信息公开。?xml:namespace> 一、主动公开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我中心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应当公开的信息主要有机构职能类、政策法规类、政策解读类、公示公告类、财政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等信息。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 一年来,我中心通过定西党政网、定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门户网站和各类媒体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量9365条(其中在定西党政网公开4条,中心门户网站公开9357条,定西电视台公开1条,市纪检监察网公开3条),通过甘肃政务服务网公开权责事项54项。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 今年,在政务公开平台中及时更新了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完善目录分类设置,做好信息整合链接,方便社会公众检索查询。信息公开目录分为6个类别,包括:领导之窗、机构职能、政策法规、政策解读、公示公告、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行政权力运行、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放管服改革、土地出让供应信息、征地信息公开)等。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形式 以交易平台作为信息公开的主渠道,拓宽公开渠道。按照国家数据标准,与国家、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2018年,交易平台浏览总量为765847人次,向国家、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推送涉及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息9357条,发布定西市公共资源交易数据统计分析报告12期,为市场主体、行政监督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全面、高效的信息服务。 三、财政资金信息公开情况。推进财务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在中心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中,及时公开2019年预算和2018年决算相关情况,对单位预决算基本收入支出情况进行了公开。按照要求,对一般因公出差、其他公务事宜及“三公”经费增减情况进行了公开。 四、社会热点舆情回应情况。在中心门户网站设立了“在线咨询”、“意见建议”专栏,在中心二楼服务大厅设立了“意见箱”,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网络舆情,及时回应涉及部门的重要政务舆情、重大突发事件等热点问题,正确引导并有效化解了民生问题,树立了部门的良好形象。 五、依申请公开工作情况。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接收、登记、办理、审核、答复、归档等环节的制度规范,修订完善了《定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为依申请公开信息工作提供了依据。2018年度未收到公开政务信息申请。 六、政务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我中心政府信息公开未实行收费,咨询处理情况、政务信息均免费向社会公开。 七、因政务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2018年度没有发生有关因政务公开事务引发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8年,我中心虽然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通过自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政务信息公开的认识还有待深入。少数科室对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信息提供、公布不及时,工作被动应付。今后将重点抓好对外、对内、事权、财权、人权的公开,督促各科室及时报送政务公开信息,按时在政务公开平台和门户网站发布,从而更好的提供信息公开服务。 二是政务信息公开渠道和形式还有待拓宽。通过中心门户网站强化网络公开,进一步增强公开的广泛性、实效性;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作配合,及时发布公共资源交易相关的政务信息。利用服务大厅LED显示屏、电子信息公告栏对中心的办事程序、法定时限、收费标准等内容全部公开,方便企业办事,接受社会和服务对象的监督。 三是对重大政策决策的意见建议征集发布还需进一步加强,重大制度决策发布后的政策解读说明跟进不够及时。下一步,我中心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政务公开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依法依规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以公开促落实,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服务,将自然资源工作与政务公开紧密结合起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不断提升自然资源工作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